---银仪电力检修公司马莲台基地
马莲台基地紧紧围绕2014年“集团公司‘两会’精神,以经济效益为中心,以对标管理为抓手,以提高所辖两台火电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性为根本,为集团公司火电产业争创效益提供设备保障;以为客户创造更大效益为出发点,树立银仪检修品牌,搏击市场,创收更大利润。按照公司党委“提质增效”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、充分发挥基地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、创造潜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,在公司实现年度创收指标中献计出力、建功立业,切实抓好提质增效、节能降耗”活动,把提质增效、节能降耗作为基地一项长效机制,常抓不懈。在技术攻关、技术创新上下功夫,严格控制成本,牢固树立“降低成本增效益”的观念,通过节能降耗,降低成本,实现增收,活动开展以来马莲台基地认真总结好每个月、每一阶段工作的重点、亮点,找出不足,认真整改,以“提升经营管理质量增加效益,提升成本控制质量增加效益,提升职工检修质量增加效益”为主题,通过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,以坚持月度考核为重点,提高经济效益,助推公司2014年创收目标的实现。
强化安全筑防线,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。基地领导要求各专业主任及所辖班组,按照安全生产“全覆盖、零容忍、严考核”的总体要求,做到思想认识、工作责任、重点措施、应急准备“四到位”,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设备负责制、工时制,检修7s管理、提高设备可利用小时数、降低能耗、降低成本、减少检修时间等,积极开展生产对标管理方面的竞赛,加大各班组所辖设备治理及安全隐患排查力度,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,发现缺陷及时处理,提高设备可靠性,确保机组安全运行、稳发多发。
2014年马莲台电厂#1机组计划进行B级检修,由于高压缸调节级压力低需要将高压缸进行揭缸处理(该压力测点是从高压内缸取点),如果进行揭缸工作会增加检修费用60多万元,增加检修时间20多天,基地领导为此多次组织召开“高压缸调节级压力低”原因分析会,专业班组从下到上积极查找问题,查图纸、与厂家沟通联系、与周边电厂咨询,最后怀疑汽轮机高压缸调节级疏水管与外缸疏水管座未进行焊接,导致内缸疏水直接排在内缸里,造成调节级压力降低,机组停机后打开高压外缸底部检查孔检查疏水管确认疏水管未焊接,专业制作的专用工具将疏水管拉出与管座进行焊接,避免了高压缸揭缸工作,为基地节省了60多万元的检修费用,缩短了检修周期,为早日发电提供了保证。
2014年火电经营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区,负荷低、设备利用小时少、发电量下降,对设备的可靠性指标要求越来越高,作为设备的维保单位责任更重了。基地领导要求提高检修工艺,严把检修质量,确保修后的设备各项指标优良,在#1机组B级检修期间,汽机专业对#1机B电泵进行了解体大修同时对系统阀门进行了检修,检修后的电泵电流比修前下降了90A,这样一年可以节省电费240多万元。锅炉专业对所辖设备的超温情况做了详细的排查,利用机组检修的机会,对两台炉的超温部位进行了治理,治理后的设备表面温度又原来的最高160℃降到了70℃,降低了机组的热损耗,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实施激励促赶超。基地加大月度绩效考核和季度、年度关键目标奖励力度,使职工奖金与企业效益、任务目标刚性联动。在公司对各部门进行绩效管理中,按月对效能情况进行评价、审核,并将奖励与考核结果体现于月度绩效奖励中,对当月保安全、促节能成绩突出的班组和职工给予奖励,对成绩落后的班组给予考核。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基地干部职工的积极性,对于设备的缺陷由以前的被动消缺变为主动消缺,2014年马莲台基地累计发生设备缺陷960条,较2013年缺陷降低了613条,没有由于缺陷造成设备事故和电量损失,圆满完成了公司年初制定的缺陷在去年基础上降低20%的目标。
创品牌、争利润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。为完成公司2014年创收目标的实现。基地从14年年初就主动出击,合理安排人员,在完成好马莲台电厂的日常维保工作后,外拓市场,年初承担了国华宁东电厂#1锅炉A级检修和#2锅炉C级检修工作,基地组织精兵强将120多人,历经80天,顺利完成了750多万元的合同项目,后期又承揽了京能水洞沟电厂停机爆管的抢修工作,中卫寺口的光伏电站的安装,马莲台电厂的废水改造项目,马莲台电厂的脱硫增容改造项目的监理工作,太阳山风电场的安装工作,通过这些对外项目,创建了银仪公司品牌,获取合理利润,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及2014年的生产经营目标。
“五小、QC”创新结硕果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。以“尤天军创新工作室”为榜样,马莲台基地分别9月和10月份举行了“五小”创新成果和“QC”表彰发布会,发布会期间来自基地8个专业共30多名职工参加了本次发布会。发布QC项目11项,五小创新项目14项,共计节约检修成本400多万元,发布会通过幻灯片展示、现场讲解等方式,充分展示了职工在改进工作方法、技术革新、发明创造等方面做出的成果。滴水汇流,积小为大。马莲台基地“五小”创新及“QC”实践活动不断深入,已经形成了包涵激励奖励,成果评价等内容的创新制度体系,也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了一些难题、产生了很好的效益。如今,“五小”、“QC”和“尤天军劳模创新工作室”已经成为马莲台基地的一项品牌。这些活动的开展与企业的提质增效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,以实际行动为企业降本增效出一份力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香满园,相信在马莲台基地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共同奋战下,定会将马莲台基地发建设发展的更加美好!
|